在台灣,學習日語的熱潮持續不減,不論是從事商務、旅遊或是單純喜歡日本文化,都能夠在日語學習中獲得滿足。然而,對於習慣台灣華語的我們來說,日語文法與中文文法存在著顯著差異,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挑戰。
本文特地針對台灣人量身打造日語文法學習指南,深入淺出地介紹日語文法的基礎概念與常見難題,並提供實用的學習技巧與資源,幫助讀者輕鬆跨越日語文法的障礙,邁向日語學習之路。
日語動詞具有變化性,稱為「活用」。動詞活用可依據時態、語氣和句子的成分進行變化,主要分為五段動詞、一段動詞、カ行變格動詞、サ行變格動詞和ナ行變格動詞。
動詞時態 過去、現在、未來 過去、非過去、現在進行、未來、推量
動詞語氣 陳述、疑問、命令 陳述、疑問、勸誘、意志、希望
動詞變化 不變化 活用
形容詞用來描述事物的性質,而形容動詞則用來描述事物的狀態。形容詞在日語中沒有變化,而形容動詞則會根據時態和語氣進行活用。
副詞用來修飾動詞、形容詞或形容動詞,而連接詞則用來連接句子或詞彙。日語中常見的副詞有「很(とても)」、「非常(すごく)」等,常見的連接詞有「因為(ので)」、「但是(但是)」等。
疑問句在日語中有多種形式,可以使用疑問助詞「か」或改變語序來表達。否定句則可以使用否定詞「ない」或改變語序來表達。
被動句用來表示主詞受到動作的影響,而使役句用來表示主詞使他人進行動作。日語中被動句的標記是「れる」或「られる」,而使役句的標記是「せる」或「られる」。
敬語和謙讓語是日語中用來表達禮貌的特殊語言形式。敬語用來對上司、長輩或客人表示尊敬,而謙讓語則用來對自己或自己相關的事物表示謙虛。
助詞是附在詞彙之後,用來表示詞彙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。日語中常見的助詞有「は(主格)」、「を(受格)」和「が(主格或原因)」等。終助詞則是附在句末,用來表示說話者的態度或語氣。日語中常見的終助詞有「です(陳述)」、「か(疑問)」和「ね(強調)」等。
為什麼日語的句子要倒過來讀?
日語的句子結構通常為「主詞-賓詞-動詞」,與華語的「主詞-動詞-賓詞」不同,因此會讓人覺得是倒過來的。
怎麼區分日語的「は」和「が」?
「は」用來強調主詞,「が」用來表示主格或原因。
日語的敬語和謙讓語太難了,怎麼記?
可以先從常見的敬語和謙讓語開始學習,並多接觸日語對話,逐漸熟悉其用法。
日語文法雖然與中文文法有許多不同,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學習技巧,就能逐步跨越學習障礙。本文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資訊和資源,希望能夠幫助台灣人更順利地踏上日語學習之路。